椰毒假单胞菌
酵米面黄杆菌
椰酵假单胞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一个拥有如此多名字,被誉为致病菌中战斗菌,一旦中毒致死率高达40%-100%,能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预防中毒消费提示,该菌可谓醒目耀眼,它的名字不断变化,“马甲”众多,经常让检验人员搞不清它的名称,下面小编一层层揭开它的“面纱”。
图1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mPDA平板上
不断变换“马甲”
首先,此菌为我国最先发现并特有的菌。它的出现与我国的饮食习惯相关,东北地区习惯制作酵米面,吃此物偶见中毒,称酵米面中毒。酵米面中毒解放前就有发生,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1973年由卫生部指派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调查病因。1974年在孟昭赫的主持下,成立酵米面中毒防治科研协作组,组成单位为:东北三省卫生防疫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及白求恩医科大学。1977年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共同从黑龙江通河、巴彦两起酵米面中毒样品中分离出“黄色素杆菌”,经自制培养基培养后,复制产毒效果较好,认为此菌可能为酵米面中毒的病因。后经协作组各单位反复验证,一致认为此杆菌是酵米面中毒的病因之一,明确了该菌在酵米面中毒病因学上的意义。1979年,“三站一所”共同对各地收集到从酵米面中毒样品分离出的共40株该杆菌进行研究,开展形态、生理生化和培养特性、毒性等试验,证明它是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个新菌,此菌是我国酵米面中毒病因研究协作组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最终得以发现并确定,暂定名为酵米面黄杆菌(Flavobacterium farinofermentans nov sp)。
1984年,刘秀梅首次报告了变质银耳中毒也是由该菌引起。胡文娟等分离出其主要毒素-黄杆菌毒素A即是已知的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
1987年,孟昭赫等将三株暂定名为酵米面黄杆菌的菌株与英国引进的椰毒假单胞菌NCIB 9450进行比对,从生理生化、血清学、产毒性能、DNA同源性等方面比对研究,证明这两种菌除了生态分布(中国和印尼)和侧金盏花醇试验(酵米面黄杆菌可以分解侧金盏花醇)结果不同,其他结果均相同,系同属同种,但不属于一个亚种,根据细菌命名原则,正式命名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Pseudomonas cocovenenans subsp. farinofermentans )。
随着DNA杂交、16S rDNA指纹及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1995年Gillis等根据rDNA结果,在假单胞菌科中建立新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被归入新属的椰毒假单胞菌因此更名为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ocovenenans)。1999年,Coenye等通过全细胞蛋白分析和DNA杂交方法,指出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应归类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aldioli )。在国内,焦振泉、刘秀梅、杨瑞馥等也将国内分离的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进行比对研究,通过16SrDNA测序、DNA-DNA杂交等方法,证明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应为同一菌种,又因是一个特殊病原型,故国家卫健委2020年9月发布的GB 4789.29-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将该菌种更名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seudomonas cocovenenans subsp. farinofermentans)】。
至此,该菌用过的马甲都被曝光,小伙伴在查找该菌资料的时候,也应注意不同年份需使用不同的名称。
下为命名变化一览图:
打个小广告,下期小编将谈谈该菌美丽绚烂的“光环”成因。
参考资料:
1、《酵米面中毒病因的研究——发现一种新的食品中毒菌》酵米面中毒病因研究协作组,1980年.
2、《酵米面黄杆菌与椰毒假单胞菌的对比研究》孟昭赫,1987年.
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注解 微生物学部分》孟昭赫主编,1990年.
4、《变质银耳中毒的病因——实验室研究》刘秀梅 1985年.
5、《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王静、刘秀梅 1996年.
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16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焦振泉、刘秀梅 1998年.
7、《微孔板杂交法测定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的DNA-DNA同源性》焦振泉、刘秀梅、杨瑞馥、孟昭赫 2001年.
8、《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鉴定、分型和溯源数据库的建立》王岗 郭云昌指导 2012年.